特朗普竟然爱上了白宫的保洁妇,这简直是天方夜谭!
可我就是停不下来,一集接着一集付费观看,我一定是疯了!”
![]()
一位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如此吐槽,言语间满是无奈与着迷。
这并非个例。
如今,中国短剧在美国正掀起一阵狂热风暴。
让无数美国观众深陷其中,欲罢不能。
![]()
而和短剧一起风靡的。
还有中国的网络小说、传统习俗和汉服。
不知不觉间“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”的预言,似乎正在成为现实。
![]()
中式狗血,北美真香
“我不过是个身怀六甲的清洁工,特朗普竟执意要迎娶我过门!”
当这样狗血的剧情出现在美国观众手机上时。
无数中年主妇一边翻白眼吐槽“太离谱了”。
一边手指却诚实地狂点支付按钮。
![]()
短短三个月。
这部《特朗普爱上在总统府清洁且怀孕的我》竟狂揽1.5亿美元收入。
谁也没想到,中式短剧的“土味配方”漂洋过海后,竟成了收割美元的神器。
![]()
2025年开年这三个月,中国短剧App直接火到了国外。
全球下载量直接冲到2.7亿。
短剧类App数量更是夸张,一口气涨到237款。
跟去年同期比,增长快到 400%。
![]()
现在打开iOS的娱乐应用榜单。
好家伙,中国短剧平台直接占18个位置!
![]()
短剧这赚钱能力也是没谁了。
就说《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》,才投了20万美元,票房直接爆到3500万美元。
回报率 170 多倍。
![]()
还有《花花公子的替嫁娇妻》,成本17万美元,最后赚了200万美元。
妥妥的 “小成本大赚特赚”。
![]()
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老外付费看剧的热情。
在美国,50岁以上的白人阿姨们特别舍得花,一半人都愿意掏钱追剧。
这比例比国内同年龄段高了整整5倍!
![]()
网上还有人调侃:
“剧情虽然离谱到飞起,但就是忍不住充钱,根本停不下来!”
![]()
为什么被中国年轻观众嫌弃的“土味短剧”,能在北美大杀四方?
那是因为中式短剧深谙人性底层需求——逆袭、独宠、一夜暴富。
这些“爽点配方”在中国网络文学领域已打磨十余年。
![]()
如今套上短视频外壳。
再配上国外熟悉的狼人、吸血鬼、黑帮、职场、豪门伦理这些抓马题材。
精准投喂不同市场的观众喜好,对老外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!
![]()
比如目前外网平台上的爆款短剧《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》。
就直接把欧美超火的狼人和国内顶流的霸总文学玩出花。
灰姑娘×狼人总裁的救赎剧本,直接拿捏海外观众DNA。
![]()
当 Netflix 还在慢悠悠打磨 6 集迷你剧时,中国短剧团队已经开启 “狂暴模式”。
一周怒拍100集,单集2分钟不到!
这逆天的更新速度,搭配直击人心的剧情。
直接把习惯 “大片节奏” 的好莱坞整不会了。
![]()
更绝的是,中国短剧直接反向输出文化。
TikTok 上北美大妈们疯狂整活,一口塑料中文念叨“霸总”“替嫁”“赘婿”。
这些中文热词直接变成流量密码,这波文化输出简直赢麻了!
![]()
网文风靡,全球爽点通吃
其实,中国短剧在美国的火爆,并非孤立的文化现象。
近年来,中国文化的多个领域在海外都呈现出风靡之势。
![]()
在出海赛道上,中国网文堪称短剧的“前辈大佬”。
早在中国短剧火爆海外前,它就已经杀出血路,成功开辟海外战场。
![]()
国内超 2000 万网文作者火力全开,每年怒产约 30 万部作品。
直接打造出全球规模最大的故事素材库,海外读者直接被狠狠拿捏。
中国网文主打一个“万物皆可写”。
玄幻仙侠、历史言情…… 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它写不出!
![]()
像《庆余年》《全职高手》《斗破苍穹》这些神作。
在国内直接掀起“全民追更”狂潮,到了国外照样圈粉无数,海外书粉那叫一个疯狂。
![]()
阅文集团 CEO 侯晓楠甩出的数据更是炸裂。
2024 年,英国、希腊、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直接霸榜阅文海外业务增速TOP10。
希腊更是一骑绝尘,增速直接飙到 80%+。
英国的读者数量也超680万,同比增长近30%。
![]()
2024年11月21日,中国网文还在英国创造了一个高光时刻。
《庆余年》《诡秘之主》等10部中国网文被大英图书馆收入囊中。
要知道,这可是继 2022 年16 部网文入库后,中国网文的二次 “上分”。
![]()
作品被翻译成 N 种语言,全球读者疯狂安利。
直接坐实中国网文在欧洲文化圈的“顶流”地位。
![]()
最绝的是,中国网文不仅输出了中国文化,还培养了一批创作者。
不少外国友人开始从“忠实书迷”变身“网文作者”。
到2024年底,起点国际直接培养出 46 万海外网文大神,产出约 70 万部原创作品。
![]()
在意大利米兰的一间公寓里,23 岁的雅各布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盘。
他笔下的奇幻世界里,既有西方神话的精灵古堡,又藏着东方仙侠的御剑飞行。
![]()
这个怀揣写作梦的年轻人,三年前还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忠实读者。
如今已成为阅文集团 “起点国际” 平台上的热门作者。
![]()
他的作品浏览量突破百万的那天,特意在社交账号上用中文写下“感谢道友”。
这个被海外读者创造的英文词汇 “Daoist”。
早已成为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接头暗号。
![]()
而小说和短剧的风靡,也让全世界都掀起了一波中国热。
近些年来,汉服、春节、中国礼仪也成了老外中的新潮流。
![]()
文化新丝路崛起,全世界掀起中国风
当巴黎南郊的国玺公园迎来一年一度的樱花季时。
总会出现一道特别的风景线。
![]()
粉白花海间,中法爱好者身着汉服,在古琴声中煮茶论道。
博衍汉章传统研习会的这场樱花上巳节。
从 2008 年创立时的寥寥数人,发展到如今 700 余人的规模。
![]()
会长安娜说:
“最初大家只是觉得汉服好看,后来发现穿汉服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体验文化。”
这种从 “好看” 到 “懂礼” 的认知深化,正在全球汉服爱好者中蔓延。
![]()
TikTok 上 16 亿次的“#hanfu”浏览量,记录着汉服的全球时尚之旅。
纽约博主用汉服搭配马丁靴拍摄街拍。
东京少女将和服腰带与汉服马面裙创意结合。
伦敦设计师从明制立领中汲取灵感推出新系列。
![]()
这种文化挪用并非简单的元素拼贴,而是基于理解的再创造。
当一件衣服能引发人们对其背后工艺、历史的探究时。
它就不再只是服饰,而成了文化交流的媒介。
![]()
而随着入境免签政策的便利化。
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以汉服为 “通行证”,开启他们的中国文化之旅。
现在在中国的各大景区,处处都能看到穿着汉服的外国人。
![]()
而随着春节成为了联合国的法定节假日以后。
国外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。
包饺子、放烟花、舞龙舞狮。
有些国外的庆祝活动甚至比国内的还热闹。
![]()
结语
中国短剧、网文、汉服以及赴华旅行等文化现象在海外的风靡。
反映出中国文化正再次走向世界,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
![]()
这背后,有着诸多重大意义。
它不仅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,促进了经济的发展。
还为国际关系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![]()
相信在未来,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。
会有更多的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,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而我们,也有幸见证这一伟大的文化输出历程。
期待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。




